快速导航
饰品配饰
分类
环境卫生与监测:新常态下防控COVID-19的双轮效应思考
来源:火狐体育官网    发布时间:2024-07-26 16:06:18

  [摘要] 基于新冠病毒肺炎(COVID-19)全球大流行,国内疫情全方面进入新常态的背景情形下,本文就环境卫生治理和监测在防控的重要性和作用效应进行了阐述。从新冠病毒(SARS-CoV-2)的繁衍的角度分析,在SARS-CoV-2被证明的传播途径中,它都必须得离开原宿主并通过环境再到下一代宿主而实现宿主间的传代。推论提出SARS-CoV-2离开宿主通过外部环境的过程是我们阻断繁衍十分重要的窗口。这给环境卫生治理赋予了更加清晰和重要的使命。同时实施好COVID-19的监测,与环境卫生治理一起可起到防范的双轮效应。文中就二者在具体实施上例举出了具有操作性的主要措施、方法。

  2020年4月8日,随着武汉的解封,国内疫情全面走向常态化,保持常态的疫情防控,内防反弹、外放输入,积极部署加强公卫及防疫体系建设。破冰前行的路上,国内疫情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如2020年6月11日北京新发地市场疫情,7月15日,新疆乌鲁木齐市疫情,7月22日辽宁大连疫情。上述疫情的溯源显得十分重要,对下阶段的整体防控将带来重要的指向。全球多地新发确诊出现了反复并连创新高的严峻形势。国内外的任何新动向都是给我们整个防控工作的警示和某些特定的程度上的预报。以下是在这样一个疫情新常态下展开环境卫生治理与监测,促成防范双轮效应的几点思考和分析。

  这里所谓防疫的“空档期”意指传染病流行期间在未能获得疫苗和特定治疗药物情况下的特殊时期。现阶段的COVID-19全球大流行和我们国内新常态下的疫情防控正是处于这样一个时期。COVID-19疫苗的研发多国正紧锣密鼓的进行,值得庆幸的是我国的疫苗研发列于全球的第一梯队。《柳叶刀》杂志7月20日在线发表由中国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研究员陈薇团队领衔研发的重组新冠疫苗Ⅱ期临床试验结果,试验根据结果得出有望为人体对抗新冠病毒感染提供“双重保护反应”。这样的结果代表着一个重要的里程碑。目前国内有5个新冠疫苗获批进入临床研究,其中2个已进入Ⅲ期临床试验。另一方面,人们期待的特定治疗药物至今未能如愿。瑞德西韦早前研究表明在体内外对SARS-CoV-2具有较强的抑制活性,但5月22日发布在NEJM上证据较强的随机双盲对照研究显示,对需要上呼吸机补氧的患者即重症患者瑞德西韦疗法能够更好的降低死亡率。对羟氯喹/氯喹而言,基于英国牛津大学高质的RECOVERY研究数据,WHO宣布中止羟氯喹试验。研究显示,在住院新冠患者中使用羟氯喹反而与风险增加有关。即使在体外试验中,羟氯喹也未表现出明显抗病毒作用。RECOVERY研究的另一成果是洛匹那韦+利托那韦被证实治疗COVID-19无效。值得一提的是同样被RECOVERY研究证实患者服用类固醇激素,可使28天死亡率降低17%,并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同时免疫治疗及中和抗体等药物被发现对患者一定的作用。固然,我们也看到了中药治疗产生的积极效果。不管是疫苗还是药物对所有人来说希望就在前面。

  面对COVID-19疫情的特殊时期,我们一定要未雨绸缪,善作善为。随着秋冬逐渐临近,防控压力不可避免地会更趋紧张,相关的防范工作其实就是在与时间赛跑。眼下十分有必要做到积极谋划,主动思维、主动作为。把任何的漏洞、任何可能点燃疫情的地方加密防范。在没有疫苗和特定治疗药时期最好的武器即科学有效的防范。瞄准防范展开积极的创新性的探索;瞄准防范依据疫情的演变,在科学防范的基础上创新防范方法、模式,丰富、健全科学防控理论,更好地构建科学防控体系。珍惜、把握好当下宝贵而有利时机是十分紧要的。已梳理出并展开的重要工作有:进一步强化公共卫生及相关医疗机构建设、健全完善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固化完善COVID-19防控行之有效的各项法规、制度,等等。除此之外,十分必要将环境卫生治理与监测这两项工作视为防范工作创新性思维与主动作为的具体抓手,很好地落实到实处。

  环境与生物体的生存紧密关联,病毒这类有生命特征的能够自我复制繁衍,在细胞内寄生的非细胞生物而言也绝不例外。病毒离开宿主细胞,它只是一个大化学分子,失去了活力。病毒未被灭活前遇到宿主,它会通过吸附、进入、复制、装配、释放子代病毒而呈现明显的生物活性体征。环境卫生治理便是在遇到宿主前将其灭活或阻止它遇到宿主。在此,我们一定要关注、研究SARS-CoV-2的环境适应性问题。香港大学近期发表于medRxiv的研究表明:SARS-CoV-2不同物品表面稳定性不同,如衣服30分钟-24小时,不绣钢30分钟-4日;对常见消毒剂如 84消毒液、70%乙醇等的敏感性5分钟后测试,发现没任何感染能力;存活时间和环境和温度关系较密切,如在摄氏4度下,感染能力在14日后仍无显而易见地下降;在常温下第2日开始感染能力开始下降,14天无法检测到活性;在37度下1天活性降到原来0.1%,2天无法检测到活性等。另有的SARS-CoV-2及冠状病毒环境适应性的研究报告结果也与上述相近。可认为SARS-CoV-2在环境适应方面存在薄弱之处。环境适应与否是决定一种病毒存活、繁衍及传播程度的十分主要的因素。在环境适应性的因素中还有一个病毒对宿主环境的适应性问题,此也值得关注。

  病毒的繁衍即为病毒在宿主细胞内的不断复制的过程。繁衍也是病毒存活的基本功能和目的。SARS-CoV-2要维持生存繁衍十分重要的一点便是在宿主间的转换传代,即从宿主1到宿主2(下一代宿主),再到宿主3(再下一代宿主)及宿主N。固然同时它也可以停留在宿主体内并视宿主的免疫力等情况而消长,这种情形其实是不利于病毒繁衍的。已知能够成功地感染更多新宿主的病原体并不断的在宿主间的传代,更容易在进化竞争中胜出,并且成功地繁殖扩散下去。这里所说宿主间的转换传代与病毒自身的复制传代属不同的概念。宿主间的传代一定要满足一个条件,即从现宿主到下代宿主之间的传接,此时病毒必须要离开原宿主并通过环境进入到下代宿主,换句话说它要适应这个中间环境,否则病毒可能失活或被灭活。不难理解,在新冠病毒的传播途径里,它都必须得离开原宿主,通过环境(无论时间长短)再到下代宿主。这样一个必然的过程适用于任何动力学特征的病毒。固然这不包括病毒经过血液、体液直接传播或母婴传播的情形,如同艾滋病、病毒性肝炎那样。然而就新冠病毒而言,至今还没发现有上述直接传播的证据。这样的宿主间传代的繁衍类型是SARS-CoV-2的生物学结构、生物学特性所决定的。基于上述,带给我们一个重要的发现——新冠病毒离开宿主通过外部环境的过程是我们阻断繁衍十分重要的窗口。由此,环境便成为防范COVID-19的一个关键性节点。

  已知传染病的流行是由病毒(病原体)、暴露于病毒的宿主和传播途径这三个互相联系的门槛所形成的链条即传染链。流行病学总结出了传染性疾病传播的三个重要环节。一是传染源:传染源可以是人、动物,也可以是污染物。确定诊出的病例无疑是重要的传染源,但在大多数传染病中,显性感染只占受感染者的一部分,而隐性感染者或原携带者在一些传染病中会成为重要的传染源。这是我们该重视COVID-19无症状感染的人的原因,无症状感染的人的传染性是值得重视。二是传播途径: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后,到达另一个易感者的途径或方式。接触传播和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是呼吸道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三是易感人群:即人体对某种传染病免疫力低下或缺乏,不能抵御某种病原体的入侵而染病。易感人群占总体人群的比例越高,传染越易于发生和传播,该病流行的可能性越大。现在的COVID-19全球大流行可能就与人群普遍易感、SARS-CoV-2的传播方式、病毒基本再生数(R0)、防控干预状况等相关。对SARS-CoV-2的R0数值至今有不同的报道,分别为2.2、3.7、5.7等。R0数值虽是衡量一种传染病传播能力的重要指标,除了需综合信息如传染速率、代际间隔等要素考量外,尚需进行动态、辩证的认识。在病毒的繁衍过程中可视其有一条繁衍链。它与传染链有着相近和相关性,但存有不同之处,繁衍强调和关注病毒的生存、繁殖,而传染或传播重视病毒所带来的疾病扩散或被控制情况。所谓繁衍链是维系病毒生存繁殖的门槛所形成的闭环,它包括病毒、宿主和环境等因素,其中以宿主与环境为影响繁衍的重要因素。

  关于环境卫生治理在防范疫情上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能很好说明问题的便是此次北京新发地市场2020年6月11日暴发的疫情,此情被认为与环境密切相关联。虽然海鲜等食物不会感染病毒,但非常有可能存在着被新冠病毒污染。无论是先有被病毒污染的物,还是先有感染者进入而污染了物或传染人,新发地市场这个环境变成了被病毒污染的环境,进而变成了一个“传染源”。根治该污染的环境成为当时防控工作的十分重要的环节。进一步不妨将武汉华南海鲜市场、北京新发地市场、大连凯洋海鲜公司联系起来,可见其环境的直接关联性。理论上从前面所述的病毒繁衍过程中,已发现环境在病毒繁衍及传播过程中的及其重要的作用,使得我们有了新的认知。可以说环境卫生治理是当下疫情特殊时期无法替代的利器。

  当下的防范工作在环境卫生的治理上应充分的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创造性,努力做到以下诸点:

  (1)加大力度展开对新冠病毒中间宿主的查勘、鉴别和相关研究。此主要决定COVID-19的源头控制和环境的根治性问题。相关工作方面积极展开区域与国际合作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2)认真开展对可能涉及病毒的环境卫生治理,包括消杀、改善通风、消除和制造不利病毒生存繁衍的环境状态,等。由于新冠病毒不会在外界环境中自我复制和增殖,环境和物品中污染的病毒不会有数量上的增加,经消杀、灭活后就不可能再具传染性。客观上讲环境就是病毒繁衍的薄弱处。因此,我们现阶段主动作为的有效手段便是列出清单,对可能适合病毒生存的环境、物件及生鲜等进行定期不定期的检测或部分实行抽查检测,并依据SARS-CoV-2的环境适应弱点相应的清消和整治。对重点场所、高风险点等实行定期的清消(重点场所、高风险点也应列出清单)。对此形成制度、流程,并实施有效的监督管理。

  (3)适应性的改变我们的行为习惯,尽可能避免遭受病毒的传染,包括勤洗手、口罩的适当使用、工作生活场所的清洁及通风、聚会及场所管理、保持社交距离、运动锻炼,等。关注个人卫生、整治环境卫生、保护生态环境也是今天改变人们行为习惯所应该做到的。

  监测在新常态下COVID-19的防范中有着特别的作用、地位。是疫情早发现、早诊断、早追踪隔离和早治疗控制的有效手段。第一时间发现疫情将为整体防控赢得主动和决定权;而主动监测中的早期发现则可将疫情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并带来预防性的效果。如同我们日常的健康体检一样,主动体检发现会更早期、更加有助于预防和治疗。失去有效的监测的所有防范工作都将置于事倍功半的境地、被动挨打的境地。在当下的特殊时期,除已有行之有效的监测工作继续保持、完善之外,尚须利用目前一切能利用的先进科技、新方法创造性的开展疫情的监测工作。

  对新常态下COVID-19防范监测主要对象的纳入范围作如下建议:一是重点人群,包括发热、呼吸道症状,确定诊出的病例的密切接触者,近有发病地区旅游经历者,医疗及养老机构人员等;二是易被污染的场所如农贸市场、车站码头、机场、交通运载工具、人员密集地,易被污染的物品,废弃物场所等;三是与环境的相关要素,包括特定空间如密闭场所、医疗养老机构、学校及人群集散场地等的空气和物体表面,人员聚居地水质,畜牧产品、冰冻生鲜及野生产品等;四是海关、边境口岸等涉外窗口、场所的进入人员、物资等。

  (1)尽快建立健全区域性联网监测系统。力争做到顶层、完整的规划,全覆盖、不留死角。实施上推行网报制度、责任人制度,制定、完善和落实相关的应急响应、首诊追踪、联防联动工作机制、程序。对有条件的地方积极构建云监测和大数据分析管理体系。

  (2)建立专门的疫情监测组织机构。直接领导、指挥和协调所开展的人、物、场所等的全面的监测工作。实行分工协作,分工负责,责权相配。组织相应的监测管理队伍,紧急开展培训并进行延伸培训。

  (3)监测与检测密切结合。建立和实施必检清单制、抽检清单制,包括对危险、重点人群、场所、环境(含必要时的局部空气、污水等)和物件(含冰冻生鲜、入关等食品)定期不定时进行核酸检验测试,起到积极、主动摸排的作用。

  (4)监测方法有病原学检测、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与无症状排查、检验测试(核酸、抗原、抗体等)、现场管理监测、痕迹检验测试,等等。应根据详细情况和需要有目的、有计划的选择性开展。

  环境是SARS-CoV-2繁衍播散的通道和窗口,在未能获得疫苗和特定药品的疫情“空档期”,科学、主动和有效的实施环境卫生治理是当下我们疫情防范十分重要的武器。创新科学的监测方法和机制,实施好主动的监测则为做好整体的防控的最基本和第一性的工作。新常态下疫情防控是一件特别艰巨的任务,和社会经济复苏相辅相成,二者具有哲学的关系。主动、切实和全力抓好新常态下的防控,在人、财、物等各方面予以保障,努力做到居安思危、防微杜渐、前瞻布局、科学设防。如此,方能够为社会经济的持续复苏和社会稳定、发展起到真正的保驾护航作用。

  (宋争放 /作者系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四川省肿瘤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四川省医学会临床流行病学专委会主任委员宋争放)